“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澄典书屋沉香缭绕,暗香袭人,沉淀了闷热潮湿的暑气。4月24日,澄园书院特别邀请扬州“文人香”非遗文化传承人王其标先生,开展“扬州‘文人香’非遗文化进校园”主题讲座。
扬州人自古就对制香颇有研究,从扬州出土的两汉时期的博山炉,到北宋时期在扬州“就职”过的韩琦、欧阳修、苏轼等人留下的制香用香佳话,再到明代扬州人周嘉胄编撰的《香乘》……有人评价说,扬州就是一座中国熏香文化通史式的古城。王其标先生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王其标先生制香摈弃现代化学制香工艺,学习中国古代纯天然、手工制香手艺,通过潜心研究,成功“复原”了20余种古书中记载中的名香。他不仅让这些古代文人雅士才享有的“私藏”走入现代寻常百姓家,还让这一绵延千年的制香技艺,成功入选了扬州第四批市级非遗项目。
本次活动中,王其标先生从“香之观”“香之醒”“香之构”“香之合”四个方面为同学们细致讲解了“香学四美”。先生不吝于拿出珍藏的各种香料,与同学们切身分享,细细嗅闻。香气弥漫,其乐融融,同学们不禁沉醉于这天然、质朴的“文人香”中。
了解学习了丰富的香学知识后,吴冬梅老师带领同学们亲手实践,学习“印篆香法”。同学们无不惊叹于精美的制香道具和老师炉火纯青的制香技艺。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同学们纷纷埋头实操,徜徉于“文人香”的美妙意境中。
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徐子敏在学校领导的陪同下走访澄园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对非遗“文人香”进澄园等体验式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江苏各高校与会人员现场观摩,纷纷赞不绝口!
宋代秦观曾书:“觉至性之清严,破尘寰之浊秽。肆求善友,同结胜缘。”这一堂课,香气氤氲,也令人受益匪浅。
文字 | 谢胡典
图片 | 谢胡典
指导老师 | 汪淼
排版 | 团委新媒体部 刘思涵
审核老师 | 杨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