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人民公仆心,续朴诚勇敢魂
筚路蓝缕,不忘来时路;抚今追昔,奋进新征程。红色遗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记载了中国共产党栉风沐雨的革命历程,镌刻着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理想信仰,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7月27日,南京审计大学“征澄”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湖北省红安县董必武故居,再奏革命先辈的红色壮歌。
在讲解员的叙述中,团队成员沿着诗碑墙瞻仰了董必武先生的亲笔诗词,领悟了董老传达的家国情思。在董老89岁生辰当天,他卧于病榻颤抖着写下《九十初度》,回顾了国家经历晚清、民国多年坎坷的苦难历史,以“遵从马列无不胜,深信前途会伐柯”结诗,表明了董老坚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对光明的革命前途怀有无比信心。
南京审计大学“征澄”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寻访革命先辈故居,跟随董老的步伐回顾党史,时刻谨记着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眼下幸福安定的生活是怎么来的。在深入红安革命老区的旅途中,团队成员领悟红安红色基因,传承老区革命精神,将生态文旅与党史学习相结合,不断探索红色革命老区赋能新路径,努力书写时代交给青年的答卷!
探金寨峥嵘岁月泣如歌,审众志千秋万代势如虹
晨曦载曜,万物咸睹。7月29日,南京审计大学“征澄”团队成员踏着晨风来到金寨县红军广场,缓步绕行,瞻仰烈士纪念塔,阅读碑文,重温峥嵘岁月。接着,团队成员前往红军纪念堂,瞻仰两侧长廊陈列的题词和大厅陈列的红军烈士遗迹、红军雕塑等,缅怀先烈,铭记历史。
在洪学智将军纪念馆中,团队成员了解到,洪学智将军作为我国唯一一名“六星上将”,不仅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还注重将文化的作用发挥到战斗中去,为红军文化扫盲发明“尿布识字法”,组建宣传“钻字队”。洪学智将军南征北战、戎马一生,其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品质,使他成为了金寨人民为国奉献的精神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革命战争年代,金寨县10万儿女紧跟党走,英勇无畏,不怕牺牲。重走革命老区,重现烽火岁月,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应当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让红色江山世代相传。
百年独秀,精神不朽
7月30日,南京审计大学“征澄”社会实践团队在安徽安庆独秀园开展红色实践教育活动,学习先辈精神,重温老区故事。迈入白墙青瓦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壮观的《惊雷》浮雕和汉白玉牌坊。注视着雕塑刻画的陈独秀坚定的眼神,团队成员们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走入陈列馆,讲解员为大家细致讲述了陈独秀于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开启民智、反帝爱国的先驱者;觉醒年代、勇立潮头的引领者;开天辟地、建党伟业的组织者;走出监狱、矢志抗战的爱国者,同时,陈列馆也围绕这四个主题,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陈独秀的人生历程和精神风貌。
随后,团队成员紧跟讲解员的脚步来到了陈独秀墓前。墓前竖立着国内关于书籍类的最大雕塑作品——《新青年》雕塑。革命浪潮中,陈独秀正视青年的价值,鼓励广大青年投身社会。面对伟大的先辈,团队成员无不心生敬意。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要以身作则,在自己的岗位上身先士卒,为伟大的祖国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独秀园的优秀讲解员这样说道。面临高温天气,场馆内的工作人员却片刻未休、充满热情,对于自己的工作职责她是这样理解的:“在全面、系统地了解过陈独秀先生的一生后,我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将陈独秀先生的事迹传播、发扬。”
文字 | 沈常悦 谢胡典 李宇佳 陶文滔 周奕宁 王曼菲
图片 | 贾楠 沈常悦 郎雨露 谢胡典 李宇佳 陶文滔 周奕宁 王曼菲
单位 | 南京审计大学“征澄”团队
指导老师 | 梁佳 杨炀
责任编辑 | 团委宣传部 钱锦
排版|团委新媒体部 潘莹珂
审核老师|杨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