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澄园书院“见‘圾’行事,‘手’护环境”实践团队的成员们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会议讲话精神,于2023年7月21日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江湾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垃圾分类讲座,让垃圾分类不仅仅成为生活中的“新风尚”,更成为生活中的“好习惯”。
此次讲座旨在传授小朋友们垃圾分类的知识,增强小朋友们对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的意识。团队成员全身心投入此次活动,为垃圾分类的推进注入青年力量!
在讲座上,实践团队的成员朱欣怡同学向小朋友们生动地介绍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以及正确分类垃圾的方法和技巧。
为了实现讲座开展形式的多样化,讲座开展过程中团队成员设置了互动环节。小朋友们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趣味小游戏,当场展示了自己对于垃圾分类的了解。他们通过学习讲座讲解的知识,可以分辨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并将其放置在对应的垃圾桶中。通过游戏,小朋友们提高了自己的垃圾分类能力,增强了环保意识。
除了讲解和游戏,实践团队成员还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份小手册,内容涵盖了垃圾分类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巧。这份手册将成为小朋友们在家中学习和实践垃圾分类的重要参考资料。实践团队的成员鼓励小朋友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与家人一同践行垃圾分类,共同为创造清洁美丽的社区环境做出贡献。
团队指导老师表示,此次垃圾分类讲座是实践团队的一次积极探索,旨在通过教育和引导,将垃圾分类理念融入社区的每一个角落。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唤起小朋友们的环保意识,还能够影响更多社区居民,共同关注和参与垃圾分类,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垃圾分类的理念。
陪同小朋友参与讲座的社区居民对此次讲座表达了热烈的赞赏和支持。许多家长表示,这样的活动使他们的孩子更加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通过游戏和互动,他们不仅愿意主动践行垃圾分类,而且将来也会更加积极参与其他环保行动。团队成员坚信所有参与到此次活动中的人都将继续努力,为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02 社区手抄报制作,助力垃圾分类新风尚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上海志愿者回信中提及,“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需要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
“见‘圾’行事,‘手’护环境”实践团队的青年志愿者们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后,于7月21日携手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江湾社区的小朋友们开展了一场特殊的垃圾分类主题手抄报创作活动。
该活动以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为主题,旨在通过艺术与创作的方式提高小朋友们的环保意识。活动吸引了多名小朋友的热情参与。小朋友们来自江湾社区的各个居民区,年龄段包括学前儿童和小学生。小朋友们积极地响应实践团队的号召,早早便来到社区中心的教室外等待活动开始。
在活动中,澄园书院“见‘圾’行事,‘手’护环境”实践团队用制作的PPT,耐心地向小朋友们介绍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他们与小朋友们分享了不同类型的垃圾,例如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并解释了正确分类对环境保护的益处。小朋友们热情高涨,积极提问和讨论,展示了他们对垃圾分类的浓厚兴趣。
随后,实践团队成员鼓励小朋友们用绘画和手工艺术的方式来创作垃圾分类主题手抄报。小朋友们兴致勃勃地动手,并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意。他们运用鲜艳的色彩和有趣的图案,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呈现了各类垃圾和正确的分类方法。这些手抄报不仅展示了小朋友们的艺术才华,更传递了环保的重要信息。
通过手抄报创作活动,小朋友们不仅学到了垃圾分类的知识,还培养了艺术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他们通过绘画和设计的过程,深入理解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形成了积极的环保意识。更重要的是在绘制手抄报的过程中,小朋友们可以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如果可以坚持把这种习惯将延伸到日常生活中,便可以帮助小朋友和他们所在的家庭更好地管理垃圾,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对个人、家庭和社区都有益处,并将对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通过手抄报创作活动的成功举办,垃圾分类和环保意识在社区中得到了广泛传播。以垃圾分类手抄报制作形式开展的社会实践对于垃圾分类推进和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提高垃圾分类意识,宣传和教育公众,促进社区参与,改善城市形象,培养良好习惯,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这样的社会实践对于垃圾分类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和意义。
垃圾分类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使小朋友们受益,也引起了广大社区居民的关注。实践团队成员们相信,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将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共同打造绿色、健康的社区环境。这次活动是一个开始,实践团队也会积极投身宣传垃圾分类理念的工作中,坚持宣传垃圾分类,争做当代青年先锋。
文字 | 张子鸣 朱欣怡
图片 | 朱欣怡 张子鸣
单位 | 澄园书院“见‘圾’行事,‘手’护环境”实践团队
指导老师 | 吴隽 杨炀
排版 | 团委新媒体部 梁怡然
审核老师 | 杨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