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 | 探寻红色记忆,踏遍神州万里——澄园书院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发布者:澄园书院发布时间:2023-10-04浏览次数:727

探寻红色记忆,踏遍神州万里

 ——澄园书院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审计专业硕士国际班留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在建校40周年之际,澄园书院以“学习党的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组建社会实践团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澄园书院本次共组建实践团队126支,其中,10支团队为校级重点团队,17支院级团队,99支班级团队。师生参与人数763人。完成专项实践调研41项,形成专项调研报告55篇,新增实践基地1个,走访事业单位71个,发表国家级媒体报道149篇、省级媒体报道29篇、校级媒体报道17篇、院级媒体报道53篇。

探寻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



    南京审计大学澄园书院“征澄”团队在团中央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与其他高校一起,开启了为期九天的实践学习,深刻体会井冈山革命精神,感悟信仰力量,开展田间调研,了解发展故事。团队成员还深入大别山地区以及邯郸革命老区,开展以“血脉赓续葆革命本色,红色引擎助老区振兴——始太行至大别,老区精神铸魂新时代审计之路”为主题的实地考察调研,直接深入地了解革命老区当地人民的关注与需求,开展“革命老区精神”的红色宣讲活动及党史学习教育,与邯郸审计局及邯郸当地文旅局达成校地共建合作,推动构建生态文旅融合红色文旅新格局。



    

    澄园书院“澄青”社会实践小分队前往盐城市、南通市红色教育景点进行调研,通过实地调研纪念馆与采访游客及相关工作人员的方式,共同探讨红色旅游景点的教育意义、红色旅游与现代教育结合形式等方面问题,学习了解红色教育景点的教育方式,明晰红色教育基地采取的教育手段,深度挖掘红色教育基地的价值与作用。



    澄园书院“小红花”社会实践小分队顺应党和国家提出的新要求,致力于打造一款为儿童和青少年长期提供针对性的红色教育app。团队成员实地考察可以用于投放入小红花app的专题红色教育资源,联系学校展开红色精神宣讲接力、共青团员访谈、党的二十大相关讲座等,不断拓展 app 的内容,丰富软件内部形式,使 app 呈现的资源类型和活动形式多元化。




    澄园书院“寻迹彭城”社会实践小分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前往徐州碾庄圩战斗纪念馆、小萝卜头纪念馆、王杰烈士纪念馆和十人桥纪念碑等处,调研景点现状并感受彭城红色记忆与红色基因,探究徐州市红色旅游资源利用情况和当地红色文化教育现状。


巩固发展成果,推进乡村振兴



    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社会实践团队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的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中国特色的五个方面,切身感受新时代祖国发展新脉动。团队成员跋涉千里,走进农村接受教育,走入人民群众中增长才干,感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农村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而采用的具体措施,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提高社会化能力,用心感受时代的脉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不断奋斗,满怀信心地创造美好未来。




    南京审计大学澄园书院“附近的远方——向云端”小分队通过到东中部18个“城市边缘地带”进行实地走访和调研,将不同的村落乡镇进行横纵向对比,针对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痛点,总结分析“城市边缘地带”再发展政策在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优化方案,助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澄园书院“澄”心振乡社会实践小分队理论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助推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结合不同地区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情况,为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新的思路、新的路径;同时,在发放问卷的同时,在调研地区展开普惠金融宣讲,为普惠金融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感受时代脉搏,服务社会建设



    澄园书院“啄木鸟”社会实践团队以我国纪检监察发展史为线索,追寻以王荷波、董必武、陈云为代表的中国纪检监察奠基人的足迹,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挖掘五位纪检监察先驱的生平和工作经历,发现他们在纪检监察工作中的卓越表现和杰出贡献,激励和启发广大干部和群众,培养廉洁意识和敬畏法纪的精神。




    澄园书院“见‘圾’行事,‘手’护环境”实践团队响应国家对垃圾分类的相关政策和举措,针对目前城市生活垃圾迅速增长,环境隐患日益突出的问题,深入推广垃圾分类,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用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新的贡献。



    南京审计大学“心想是澄”社会实践团队先后采访了南京农业大学实验小学、溧阳市强埠小学、江西省丰城中学、江苏省高邮中学、江苏省横林高级中学以及江苏省常州市遥观中心小学。通过调研,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生命教育的开展情况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产生原因、治疗方法,并探究了其中的内在联系以及生命教育的作用与意义。


    培养创新精神,学习红色文化,强化双院联动,澄园学子通过本次社会实践,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与生活同频,与时代共振,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在扎根中国大地的生动实践中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亲身参与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文字 | 刘世彪

图片 | 各社会实践团队

单位 | 澄园书院

排版 | 团委新媒体部 陈怡冰

审核老师 | 杨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