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了解蟳埔女习俗推动当地文旅经济发展作用,8月3日,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社会实践团队前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蟳埔村开展调研活动,探寻“簪花围”借势世遗热潮打造蟳埔品牌的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
蟳埔村位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港的北岸,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海上贸易在唐宋时期繁荣起来。来自各个国家的商人带来了不同的语言、服饰和饮食习惯,这些异域文化元素逐渐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蟳埔村形成了独特的蟳埔女文化。蟳埔女与惠安女、湄洲女一同被誉为福建三大渔女,她们盘头环花,身着大裾衫、宽筒裤,辛勤劳作踏实肯干。
如今,蟳埔女文化已成为蟳埔村的一张独特名片,吸引着众多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探索和了解。“簪花围”是蟳埔女特有的头饰,被称为“流动的花园”,“今生簪花,来世漂亮。”
团队成员走入蟳埔村,遇到一群前来体验“簪花围”的小朋友。她们在当地村民的指导下盘上头发,簪上花环,穿上当地的特有服饰。当被问到体验“簪花围”的感受时,她们笑着对团队成员说:“戴上花我们也和其他大姐姐一样漂亮啦!”
随处可见头戴鲜花身着大裾衫、宽筒裤的游客,道路两旁的小店,家家都人满为患。只见蟳埔阿姨快速地在游客脑后盘了个圆髻,然后再插上两到三层的鲜花,“簪花围”便完成了。团队成员在与阿姨交流中得知,“簪花火了之后,不管你开在村口还是村内,都是统一定价,不能随意调整价格的。”蟳埔社区针对簪花围等体验活动进行限价,并联合街道、东海市场监管所定期开展监管活动,防止出现市场垄断,促进公平竞争,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市场有序运行。
深入窄巷,灰白色的古墙和暗红色的屋脊形成鲜明对比,浓厚的历史韵味扑面而来。这是当地居民用海蛎壳混合水泥砌成的蚵壳厝,是闽南泉州地区一种传统特色建筑。当地居民告诉大家:“正是由于蟳埔近海,普通的墙面过个十年二十年就被腐蚀了,只有蚵壳砌成的墙能保留下来。”而如今,蟳埔村利用蚵壳厝特色,大力推动建设“乡村文化记忆馆”,开展“百堂党课进蚵壳厝”等活动,打造文旅党建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蟳埔女文化是蟳埔村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展示了海上贸易的繁荣和文化融合的力量,也彰显了蟳埔女的智慧和勇敢。蟳埔村注重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着眼于文旅融合带动经济发展作用,探索出一种独特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推动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
文字 | 蔡嘉媚
图片 | 蔡嘉媚
单位 | “澄园先锋”社会实践团队
指导老师 | 赵艺苑 张乃华
排版|团委新媒体部 潘莹珂
审核老师|杨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