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政府始终围绕农民的需求和利益,通过发展农村产业、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等措施,让农民真正成为振兴的主体和受益者。乡村墙绘融入了当地的传统文化元素和乡土特色,通过绘画的形式展现了乡村的历史、风俗和民情,它加深了农民对自身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也成为了一种展示乡村文化的窗口,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为乡村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因此,在八月,南京审计大学“乡野画家联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南京市六合区冶山社区开展绘制墙绘的实践活动。
六合农民画是六合区冶山街道的特色文化品牌,2016年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冶山街道也因六合农民画连续多年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如今,农民画已成为六合的一张亮丽名片。六合将农民画和乡村旅游进行融合发展,每年举办“大美冶山”旅游推介活动,六合农民画艺术中心成为南京市乡村旅游直通车目的地之一。
农民画作开拓乡村振兴新视野
8月22日,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走进南京市六合区农民画美术馆,五颜六色的画作让人眼前一亮。南京市六合农民画美术馆,坐落在六合冶山镇的南湖公园旁。它带着乡土的朴实和端庄,生于乡土、服务于乡土,这是它独成一家的特色。这里的作品多次漂洋过海,为中国、为中国农民、为中国的乡土艺术赢得过世界的赞誉。这里写下的是乡村的艺术,也是世界的艺术。这里其实很潮,流行的是最草根的艺术,接着地气。
通过社区主任的引导和讲解,成员们对农民画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些农民画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浓缩的不仅是草根艺术,还是当地对乡土文化传承的缩影。在画展和画作里,展现了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风貌,也展示了一个小镇立足于乡土文化传统上的创新发展。乡村艺术并不简单,也许这样立足于自身,不曾丢失自己,而又不失创新的乡村才是美丽的乡村。
8月22日下午,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拜访了南京市非遗传承人王金凤,向王老师请教关于农民画的问题。即使双腿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走路,王金凤老师也依然对生活充满热爱。在自己不断创作的同时,她积极将自己的爱好和专业传递给更多的残疾人朋友,让他们自信、自强、自立。她多次到街道残联农民画培训班,热心地为残疾人朋友们讲解绘画的基础知识,传授讲解绘画技巧,鼓励他们提高动手能力,借助绘画表达自己的思想。每到一处,她总想用画笔记录下来,把热爱传递给每一个人——为医院里的护士画画、为政府画画、为当地的农民画画……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正是画画让她对生活充满热情和渴望,她要通过画画活出一种传奇的人生。随着王老师的热情指导,成员们对农民画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农民画扎根于乡村,其内容也多源于农民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无论时代怎么变迁,乡土文化永远是埋在我们内心深处的“精神故乡”。
在六合冶山,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乡村图景,这里色彩缤纷,这里充满活力,朴实、自由、无拘无束的农民画家们用画笔创造出了新的生活。相信六合农民画这一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时期一定能够展现出它独特的魅力和光彩,为乡村振兴发挥积极的作用。
数媒融合扩展乡村振兴新赛道
8月22日下午,成员们来到位于冶山社区的南京冶泉农业发展科技有限公司参观,一排排房屋窗明几净,一条条生产线干净整洁。成员们跟随车间工作人员参观了生产车间与直播间,了解“香韵冶山”背后的故事。乡村优质的农产品如何更好地走出去,一直是冶山社区所思考的问题。自今年5月以来,冶山社区蹚出了一条“直播带货”的新路子,让数字成为“新农资”,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近日,冶泉公司酿制的黄豆酱香飘乡野,甘蔗汁的叫卖吆喝声在热闹的夫子庙、老门东响起,自产的腊肉、香肠等特色农产品供不应求。
集体经济一步步发展起来,老百姓的钱袋子快速鼓起来,居民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我们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把集体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相结合,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头书记”袁广振坚定表示。
彩色墙绘传递农村振兴新任务
8月22日至8月23日,成员们在确定墙绘主题,选择适合墙绘的具体位置,确认分工后,完成了乡村墙绘,展现乡村的特色和魅力。期间成员们与村民们友好往来,互帮互助,感受到真心之间的碰撞。
乡村曾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故乡,是安放心灵的宁静家园。在南京、在六合、在冶山镇,我们找寻到乡村崭新而美好的样子。在当地蓬勃深入群众的农民画的发展中,在它的青山绿水间的生态农业中,在它对本地乡土文化的传承中,发现乡村—我们可以那样亲近。它那样清新而自然,那样自信而饱满,那样源远流长而又吹拂着时代的新气息。中国人骨子里那份乡土情结,在这里被尊重和敬畏。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地方特色的文化,自然而活泼,在于它植根于本地的传统当中。我们被一个地方对自身乡土文化的珍爱所感染,这种珍爱像空气,因为它遍植在当地村民的爱好中。从这个意义上说,107平方公里的冶山镇本身就是一幅美丽的农民画。
通过乡村墙绘,我们可以将乡村的历史故事、民俗风情等文化元素展现给更多人看,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乡村文化。这种文化传承和发扬的过程让成员们感到非常自豪和满足,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字丨张义涵 曾羚
图片丨南京审计大学“乡野画家联盟”社会实践团队
指导教师丨方磊
责任编辑丨陈凤
排版丨融媒体中心 陈天蔚
审核老师丨华诗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