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光芒,穿透了黑暗的牢笼,照亮了每一个战士心中的希望。”
——《红岩》
为进一步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形成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不断增强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澄园书院通识教育中心澄典•读书会组织开展了第十六期经典阅读小组活动。在热火朝天的阅读活动开展及阅读成果创作之后,澄典•读书会于2024年12月2日开展了红色经典阅读小组交流活动,邀请文学院丁璐老师到澄典书屋二楼与经典读书阅读小组“人民当家作主”小组和“我读”小组成员进行阅读分享和交流。让我们沉浸在书籍的海洋里,进行一场经典与灵魂的精彩碰撞。
——“澄”心相聚,共享交流
讲座开始之初,在愉快欢乐的氛围中,导师与经典阅读小组的各位成员们满怀热情地聚在一起,分享最近阅读的经典书籍⟪红岩⟫。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自己最喜欢的书中人物安利给大家,把感悟与思考传递给大家,并期待能够找到知己。
——红岩之志,“澄”心永存
在书籍分享与交流之后,丁璐老师就《红岩》为例,邀请几位经典阅读小组成员分享自己对心目中印象最深的人物的认识和理解。
柔韧而坚毅的地下工作者江姐、勇敢智慧的游击队重要领袖双枪老太婆、大义凛然组织和领导狱中地下斗争的许云峰、出身大地主家庭却选择投身革命为信仰奔波的刘思扬、牺牲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革命烈士小萝卜头……在他们的分享与交流中,革命烈士的形象变得更加生动立体,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到他们伟大的牺牲与崇高的品质。
——多维探寻,“澄”悟红韵
讲座的最后,丁璐老师分享了进入红色经典世界的方式,她说:“人味、人性与英雄性并不冲突。”此外,她还提到了其他红色作品中对红色人物的塑造方式:电影《长津湖》伍万里在经历血与火的洗礼后,从“讨人嫌”的顽劣少年成长为战斗小英雄,《亮剑》中的英雄充满了弱点,而《红岩》则不同,其中塑造的党内人物每个人出身的时候就是一个英雄。但无论何种塑造方式,最终目的都是让我们铭记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从他们身上汲取榜样力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和更加扎实的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文字|余晓苏
图片|江鸿坤余晓苏
单位|通识教育中心
指导老师|张慧
排版|融媒体中心 周蓝蓝
审核老师|华诗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