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子风采 | 陆尧:继续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发布者:澄园书院发布时间:2024-03-26浏览次数:16

陆尧,2021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绩点4.04,专业排名1/43,现任澄园书院新生助理辅导员,曾任数学学院专业协会副主席、学习委员等。曾获2023年度国家奖学金、江苏省省级三好学生、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金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江苏赛区二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H奖、综合一等奖学金等荣誉奖项。此外,陆尧曾获得一项软件著作权、三篇论文被CPCI全文收录(第一作者),并且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志愿时长100+,曾参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益普索(中国)咨询有限公司等数据分析实习工作。

博学慎笃,明辨善思

从大众的视角出发,数学是一门道阻且长的学科,致使许多人对之望而却步。而坚定选择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陆尧却不这么认为,她牢牢攥紧数学学科优势,理性地分析道:“首先,我对数学学科有一定的兴趣和优势,这可以支撑我较好地完成大学期间专业课的学习。其次,我当时并没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明确的认知,而数学专业的就业相比于财经类专业有更为宽广的选择。所以我觉得在本科阶段学习基础学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能够为研究生阶段或者工作阶段提供更好的数理逻辑基础。”

此外,陆尧注重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她强调知识运用,专注学科竞赛,坚信“天道酬勤,功不唐捐”。回忆以往的大学生涯,陆尧想,大学期间陪伴她最多的应该是英语类竞赛和数学建模类竞赛。

陆尧规划申请海外研究生,所以上了大二之后,考取语言成绩便是她学习生活中及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提升英语能力,陆尧参加了大英赛、普译杯、外研社等竞赛并取得良好成绩。陆尧认为英语是一门常读常新的学科,不管是雅思/托福、GRE/GMAT、四六级还是英语竞赛,其实都是异曲同工的。提高英语的方式也是因人而异,陆尧也曾尝试采用每天强制自己背单词的方法,但是后来她发现这并不适合自己,于是她就采用阅读英文报刊、原著的方式,遇到不会的生词就及时去记忆,有语境的记忆会对增加词汇量更有帮助。关于考试准备陆尧也有自己的技巧,“考试,尤其是口语考试之前,我喜欢把自己沉浸在英文语境之中,比如手机系统语言设置成英文、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物试着用英文对自己说出来。我也不赞同去盲目依赖课程以提高英语,以我自己而言,我喜欢自己收集资源信息后自学,这样我不会有倦怠感,也能更好地支配时间。”

此外,夯实的专业基础让陆尧在数学竞赛中位列前茅,她踊跃参与了华教杯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获得了专业组二等奖的好成绩。在数学学院尤国桥教授的指导下,她积极组队,以专业兴趣为导向,参与数学建模相关的比赛,并荣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二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H奖、MathorCup高校数学建模挑战赛国家二等奖、华数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等。

左二尤国桥教授,右二陆尧

数学建模竞赛为陆尧带来许多收获。回忆大一初步接触数学建模那段时期,由于基础课还没学完,陆尧对建模相关知识还有些许不适应,但陆尧下定决心把这件事做到尽善尽美,便及时反思自己的学习状态,一步一个脚印跟着网课自学几大类最经典的模型,逐渐发现了其中的乐趣。“比赛实战期间,我做了很多有意思、和生活相关的题目,感受到了数学理论和实际生活的完美结合。”在不断的比赛过程中,一度社恐的陆尧逐渐融入队伍,学会团队沟通,并且在一次次实战中,加深了对模型的理解,灵活运用模型的变式优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

陆尧注重创新创业,努力提升科研学术能力。其中,她成功参与大创省级立项课题——《中小型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动力机制探究》,并依托课题研究在期刊《现代商业》以第二作者身份发表论文。此外,连续两年陆尧参加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023年,陆尧汲取上一年的比赛经验教训,二次参加第九届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本次她参与的项目名称为《中乾讯能——国内领先的智慧建筑能源管理系统服务商》,中乾讯能集大数据分析、LOT 物联网、5G 通讯、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为一体,提供能源数据的感知、分析、优化、预警一体化服务。她在队内负责网站的搭建、模型的建构,并协助团队注册公司运营。通过数十次对项目的整改、打磨与创新,该项目通过层层选拔,最终获得江苏省赛区金奖的好成绩,晋级国赛。

陆尧性格稳重成熟,为人严谨向学。初涉科研的她,在学院老师的指导下,积极探索、踔厉奋发。2022年初,她的一篇一作论文《数学模型在插层熔喷非织造材料性能控制研究中的应用》被中国知网收录,发表于核心期刊《现代化工》。在此次研究的启发下,陆尧学习数据库时便想,如果能开发一款数学教学知识库流程管理的操作系统就好了,比如,系统可以帮助用户管理数学教学知识库的基本的事物的信息、记录数学教学知识库数据等等,这正好与陆尧的专业也有一些相关。于是陆尧就有去请教一些朋友和专业人士怎么去做、还需要学什么,最后依托这个想法做出了一个基础系统,有了雏形和两个基本功能。后来在帮助和自我改进之下,陆尧成功研发了一款数学教学知识库流程管理的操作系统——“数学与应用数学数据库分析系统V1.0”,并成功申请了一项软件著作权。

课外,她积极联系国际知名教授,通过层层筛选,成功成为剑桥大学终身教授Donald Robertson科研课题组成员,该项目旨在预测金融危机,对于商业风险规避和经济平衡发展有重要意义。她负责完成logistics模型的搭建;最终产出被CPCI全文录用,并担任第一作者。经过这两次经历,她对科研产生了崇敬与热爱之情,她在学院老师的鼓励之下,以自己参加过的比赛的优秀成果为研究话题,筛选出最值得研究的亮点,训练多个模型比对、更正与改善,并将论文投稿。最终,两篇一作论文先后被CPCI全文收录。她在过程之中体会到了科研工作的艰辛,也立志成为一名在未来为社会做出科创贡献的人才。

开始之初,陆尧也曾觉得这些离自己很遥远,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汗水的付出总会有所收获,命运的齿轮终究开始转动。在实践过程中,陆尧也渐渐发现自己专业上的不足,比如编程能力欠缺、未来具体发展方向的迷茫等,追风赶月未停留,明白自己的不足陆尧当即决定一一去改进、去攻克。在不足中前进,在前进中发现不足,一步步稳扎稳打地完善自我。不忘来时艰辛,陆尧谦逊道:“尽管我所做的只是一个本科生对专业的浅层研学,和真正的学术研究无法沾边,但我仍然在过程中感到科研工作者是十分艰辛的。把一个想法变成一个完整的模型、由理论到实践的系统性的文章或创造,需要他们阅读大量的文献、寻找无数种可能性......在这过程中,我还感到自己身上的不足,比如不够细心、耐心、创新能力不足等等,我也期待未来能进一步完善自我。”

云程发轫,万里可期

“书院里我最想感谢的是我的辅导员于鹏程老师”,陆尧说。记得大二上学期时,那时陆尧还没有养成现在这样成熟稳重的心态,自认为那时自己有些过分急功近利、计较得失,会因为太想把一切做好而心态失衡,注意到陆尧状态的于老师尽职负责,为陆尧多次疏导。回忆起这些,陆尧至今仍是心怀感谢。

陆尧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对于此陆尧最想感谢的是自己的妈妈。“她对我非常严格,对我的学业非常关心,可以清楚地知道哪门课有哪几章、大概学什么。我是一个不太自律的人,但在她的影响之下,我才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对学弟学妹们,陆尧建议道:“大学和高中的学习方式是截然不同的,我们需要从被动接收的状态变成主动安排的状态。如果想要做好学习这件事,大学其实会比高中更累。尽管如此,我们依然需要把这种累转化成一种适合自己的、自洽的生活方式。正面激励自己,规划好事情的轻重缓急,明晰自己所欲所得,拒绝盲目行动,清楚自己的忙碌是否为有效忙碌。可能在这一刻,自己才能真正意义上主宰光阴。”


文字丨 团委宣传部 梁美佳

图片丨 陆尧

排版丨 团委新媒体部 陆美伶

审核老师丨 华诗涵